一场平庸表现后,意大利媒体为托纳利找起了台阶_比赛_纽卡斯尔联_米兰体育报

作者:米妮小小编发布时间:2025-10-17 07:09:36阅读次数:0

意大利三球完胜以色列,比分看着挺唬人。但你要是看了比赛,或者哪怕只扫一眼赛后评分,就知道这根本不是一场轻松的碾压。当你的门将,唐纳鲁马,在一场3-0的比赛里被评了8分的高分,这本身就说明了很多问题。说白了,要不是他在门线上几次关键扑救,这比赛的走势还真不好说。

就在这样一场看似“常规胜利”的比赛里,桑德罗·托纳利,这位纽卡斯尔联的中场核心,却显得有些挣扎。他没能像往常一样,在场上留下自己的印记。赛后,《米兰体育报》的同行们给了他一个勉强的6分。这个分数不算差,但配上评语,这事儿就有意思了。

评语的大意是,这位在加图索手下最好的意大利球员之一,今天没那么犀利了。原因?“他肯定有点累了,毕竟这个赛季已经踢了13场比赛。”

疲劳,这理由听着多么熟悉,又多么顺理成章。我跑了快十五年球赛了,每当一个球星表现失常,这几乎是最安全、最万能的解释。但这次用在托纳利身上,总觉得有点不对味。赛季踢到十月中旬,13场比赛,对于一个25岁的顶级联赛主力中场来说,这就到疲劳极限了?这话说出来,恐怕连他自己都不会信。

这更像是一种保护,一种来自本国媒体的、近乎本能的保护。托纳利顶着天价转会费去了英超,他不再仅仅是AC米兰的那个天才少年,他某种程度上代表着意大利中场的脸面。当他在国家队的表现稍有起伏,媒体们下意识地不是去批评,而是先把他用棉花包裹起来,找一个最不容易被反驳的理由。

我倒不是说托纳利完全没有身体消耗,高强度的英超和国家队双线作战,谁都会累。但他在纽卡斯尔比赛最后时刻,还能玩命冲刺几十米的画面,大家也都见过。那种体能储备,不像是一个踢了13场球就油尽灯枯的样子。所以,《米兰体育报》抛出的这个“疲劳论”,在我看来,更像是一种姿态,一种“我们的人,我们自己疼”的姿态。

图片

这种事在足球世界里太常见了,一个球员转会到国外联赛,尤其是英超这种聚光灯最强的地方,他就不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。他的每一次表现,都会被家乡的媒体放在放大镜下观察。踢得好,是整个联赛的荣光;踢得不好,那就得赶紧找到外部原因,是教练不会用啊,是新环境不适应啊,或者是,像这次一样,“他太累了”。

当然,我也无法拿到他确切的身体机能数据,也许他赛前真的感觉身体沉重。但一场比赛的平庸,有太多可能性了。可能就是单纯的战术不适,或者就是状态不好,谁没个打不起精神的时候呢。非要归结于一个宏大的“疲劳”叙事,反而显得有些欲盖弥彰。88分钟吃牌,92分钟被换下,更像是一次常规的比赛收尾操作,而不是什么体力透支的信号。

对于纽卡斯尔来说,他们当然希望这只是意大利人的“杞人忧天”。周末就要客场打布莱顿,那可不是一场轻松的比赛。埃迪·豪需要的是那个满场飞奔、能攻善守的托纳利。从这个角度看,意大利媒体的“关心”反倒可能给俱乐部提了个醒,或许在训练和轮换上,需要更精细地考量。

一场国家队的比赛,一个不大不小的插曲。托纳利本人可能睡一觉就忘了,但媒体围绕他表现的这番解读,却比比赛本身更有嚼头。它反映出的,是当今足球环境下,一个高身价球员所背负的无形压力,以及媒体在其中扮演的复杂角色。他们既是监督者,又是保护者,这其中的界限,模糊得很。

标签:
收藏
分享
发表评论
发布
暂无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