巴萨vs比利亚雷亚尔、米兰vs科莫:海外联赛为何不再是问题?_赛事_球迷_巴塞罗那
巴塞罗那与比利亚雷亚尔即将在迈阿密对决,AC米兰与科莫也将在珀斯交锋,这些安排引发了足坛热议。部分观察者担忧此类赛事可能影响本土球迷观赛、破坏竞技公平性或背离传统。但细看之下,这些比赛实则反映了足球发展的现实需求与演进趋势,而非对球迷或竞赛完整性的威胁。
欧足联已明确将这些赛事定性为“特例”,强调国内联赛原则上仍应在本土进行。同时,现行国际足联章程并未明确禁止海外举办联赛。这意味着在特定情况下,俱乐部可申请特别许可,而欧足联的角色主要是确保这些申请的合理性。这并非政策转向,而是对现代足球环境的审慎适应。
两场海外赛事的背景各不相同。米兰选择珀斯出于后勤考虑:圣西罗球场将承办冬奥会开幕式,导致球队失去主场。批准海外赛程可确保联赛日程不受干扰。而巴萨的迈阿密之战,则体现了西甲长远的国际化战略。过去十年间,西甲持续投入全球推广,通过设立海外办事处与合作伙伴关系,积极触达西班牙以外的球迷群体。
此类赛事还具有社会意义。足球粉丝群体遍布全球。美国、澳大利亚等地的球迷鲜有机会亲身体验欧洲顶级联赛。对这些球迷而言,海外联赛提供了难得一遇——甚至一生仅此一次——近距离感受顶级足球的机会。这并非削弱本土球迷的体验,而是将足球魅力拓展至更广泛的群体。
即便在主场,球场也罕有完全满座的情况。比利亚雷亚尔主场去年平均上座率约78%,诺坎普若不包含游客也难称场场爆满。因工作、健康或个人事务导致的观赛波动实属常态。在此背景下,少量海外赛事反而成为本土体验的补充而非替代。
对竞技公平的担忧可以理解。客场比赛本就充满挑战,球队仍需应对旅途劳顿、陌生环境与竞技压力。在中立场地或海外进行一两场比赛,并未从根本上改变这一动态。从现实角度看,竞技层面的挑战依然存在。
现代足球已融入更广阔的娱乐生态。球迷如今拥有高清转播、流媒体平台及多元休闲选择。海外赛事为远隔重洋的球迷提供了新的参与方式。在严格管理前提下,少量海外比赛不会贬损国内赛事价值,反而印证了足球的全球属性。
两家联赛均已采取务实措施:赛程安排充分考虑球员长途飞行后的恢复,监管机制也确保公平性。这些海外赛事是有限的特例,而非常规化的开端。
